今年以来,我市聚焦监管核查关键环节,健全闭环管理机制,深化改革创新,持续提升住房保障覆盖面和精准度,为构建本土化、可持续安居体系提供有力支撑。
一是租赁补贴提质增效。深化“高效办成公租房申请一件事”改革,审批效率提升50%以上。1-4月,市本级累计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62.68万元,惠及家庭3734户次;动态核查取消不符合条件家庭194户,受理申请203户,新增保障161户,实现精准保障。
二是实物配租强化治理。开展公租房集中整治,1-4月下达腾退告知书418户,成功清退65套;通过司法途径解决3起典型案例,形成可推广清退经验。目前市本级在保家庭2742户,年内计划组织2次公开摇号分配,确保公平公正。
三是共有产权制度升级。组织研究共有产权住房实施方案修订,巩固“淮安模式”全国标杆地位。政策实施以来,累计助力1206户家庭购房,提供资金支持0.93亿元,有效满足青年群体刚性需求,助推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。
四是保租房筹建加速推进。2025年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528套,预计争取补助资金2500万元。通过鼓励企业等多方参与,截至4月底已筹集3427套,达年度目标的97.1%,为新市民、青年人提供多元化安居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