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市深入实施环境基础设施提升行动,全力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加快建设、发挥效益,为改善环境质量、扩增环境容量、保障环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撑。截至目前,先后完成监测监控站设备更新220台(套),12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实现自动监测全覆盖,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提升至66.5%,位居苏北第一。
一是精心谋划,科学编排项目。坚持将财政承受能力论证作为项目编排的前置刚性条件,优先将资金来源有保障、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项目编入清单,在全省率先编制《“十四五”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》,分年度编制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计划》。
二是全程问效,压茬推进建设。建立“按月调度、现场督查、定期通报、常态会办”工作机制,每月调度分析,定期现场督查并下发督查通报,对进度滞后项目及时会商会办。截至目前,累计组织督查督办15次,下发督查通报15期,推动解决问题90余个,年内实施的57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(复)工、按序时完工16个。
三是积极对接,向上争取支持。成立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申报工作专班,编印生态环境资金政策口袋书,建立分层、分级、分类工作调度机制,健全三级帮扶责任体系,全力争取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支持。截至目前,累计申报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96个,争取生态环境专项资金6.62亿元。